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纸媒关注

厉害了,智慧南钢!

发布日期:2023-10-31  来源:  浏览次数:1013

  转型发展引领者       智能制造脊梁

  进入新时代,南钢以“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为企业愿景,践行“一体三元五驱动”战略,在砥砺建设国际知名中厚板精品基地、国内一流特钢精品基地、国内领先钢铁复合材料基地的同时,着力拓展新材料、绿色环保、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产业版图,打造钢铁业和新产业“双主业”发展新格局,立志成长为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引领者,做世界级智能化工业制造的脊梁。

  2017年,南钢进入最高等级“A+级竞争力极强”钢铁企业前八强,获得“十大卓越品牌钢铁企业”称号。

  南钢钢铁业 中厚板+特钢+复合材料,大国重器

  近年来,南钢累计获得国家、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2项,主持、参与制定标准19项,承担国家863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12项,拥有授权专利744件,其中发明专利344件。南钢始终聚焦国防、高铁、海工、新能源、核电、石油石化、工程机械等重点领域创新研发钢铁产品,拥有国际领先产品11个、国际先进产品35个、国内领先产品18个、国家重点新产品5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46个。

  在军民融合领域,南钢实现多项突破,是国内仅有的两家军工四证齐全的钢铁企业,实现了陆、海、空军系列装备用钢全覆盖,成为国防装备用钢战略供应基地。南钢产品成功应用于可燃冰开采平台“蓝鲸一号”、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华龙一号”、我国第一座免涂装耐候铁路桥———拉林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等多项大国重器项目工程。

  高强钢

  南钢高强钢优势产品有Q960、Q1100 、Q1300、NM550、NM600等,钢种全系列化,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4毫米极薄规格产品的批量供货。其产品应用于徐工集团生产的4000吨履带吊、1600吨汽车起重机;应用于三一重工生产的66米水泥泵车等,打破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

  桥梁钢

  南钢桥梁钢优势产品有Q345qNH、Q420qNH等,实现规格全覆盖,向国内第一座免涂装耐候桥供货,向沪通大桥、平潭大桥、南京长江五桥、南京长江大桥维修工程、南京大胜关大桥等重点工程,以及美国旧金山新海湾大桥供货。

  新能源用钢

  南钢新能源用钢优势产品有N980CF、A738GrB、S355ML、S355NL等,其中100千克级高强水电钢打破了国外垄断,供货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华龙一号”、国内巨型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长龙山水电站等。

  轨道交通用钢

  南钢轨道交通用钢优势产品有38Si7、ED-102、S35G2W等。其中,高速铁路弹条用钢38Si7应用国内高铁线路总业绩第一,占总市场份额超25%;高铁刹车盘用钢ED-102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对刹车盘用钢的市场垄断;高铁转向架用钢S35G2W填补国内空白。

  复合板及特殊合金钢

  南钢先后参与国家863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等课题,宽幅、特厚等极限规格复合板及特殊合金钢产品具备独特优势。此外,南钢还成功开发双相不锈钢、耐热耐蚀合金、殷瓦合金、超级不锈钢、钛板和钛卷、船用不锈钢复合板等产品,成功应用于梅汕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

  特殊用途钢

  南钢是仅有的两家军工四证齐全钢铁企业之一。其特殊用途钢广泛用于大型船舰、防护装备等,引领产品标准升级;南钢率先生产宽薄板(8毫米×3600毫米×9000毫米),应用于水下设备项目。

  南钢“JIT+C2M”新模式 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典范

  南钢基于智能制造的“JIT(Just In Time准时制生产方式)+C2M(Customer-to-Maker用户对制造端)”新模式(即个性化定制配送平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配送服务,打造独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上下游产业链间的融合发展,示范引领钢铁业个性化定制模式。其中,制造端秉承工匠精神,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2Link技术,与用户直接触达与交互,使客户参与到产品、服务的设计和制造过程,通过规模化、精益化、柔性化制造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南钢“JIT+C2M”服务平台的创新实践,先后获得全国“工业企业质量标杆”称号,被工信部《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年~2020年)》列为个性化、柔性化产品定制新模式,和华为一起作为全国仅有的两家企业代表在工信部全国两化融合总结会议上做经验推广,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在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中被认定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典型,入选工业互联网架构白皮书和全国钢铁行业2017年度十件大事,并列入“互联网+”中央预算投资计划。

  南钢新产业 新材料+能源环保+智能制造

  南钢以“一体三元五驱动”的战略体系为引领,构建钢铁业与新产业“双主业”的全新发展格局,在做精做强钢铁主业的同时,持续提升新产业的全球广度、产业深度、技术高度、发展速度,打造钢铁业和新产业“双主业”相互赋能的复合产业链生态系统。

  新材料产业板块

  南钢收购德国科勒,并与天工国际、日本冶金、南京敬邺达等多个行业知名企业开展合作。2017年11月20日,南钢科勒项目落地南京。其市场定位为中高端车型的一级供应商,以新能源车为量产产品切入点,以新能源车的创新型产品切入传统车企,以创新型的碳纤维材料总成部件切入新能源和传统车企;中长期目标是成为轻量化综合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如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

  能源环保产业板块

  南钢成为水务、能源、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气体废物和拥有环境监测检验技术的环保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中,在水环境平台方面,南钢收购、参股柏林水务、思普锐、天创环境、恒通环境、中荷环保等,覆盖原水、供水、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等水务各个环节,并实施了从技术到工程、从提标改造到水体修复的全产业链布局。

  转自2018-03-16 中国冶金报 冶金传媒

  转型发展引领者       智能制造脊梁

  进入新时代,南钢以“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为企业愿景,践行“一体三元五驱动”战略,在砥砺建设国际知名中厚板精品基地、国内一流特钢精品基地、国内领先钢铁复合材料基地的同时,着力拓展新材料、绿色环保、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产业版图,打造钢铁业和新产业“双主业”发展新格局,立志成长为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引领者,做世界级智能化工业制造的脊梁。

  2017年,南钢进入最高等级“A+级竞争力极强”钢铁企业前八强,获得“十大卓越品牌钢铁企业”称号。

  南钢钢铁业 中厚板+特钢+复合材料,大国重器

  近年来,南钢累计获得国家、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2项,主持、参与制定标准19项,承担国家863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12项,拥有授权专利744件,其中发明专利344件。南钢始终聚焦国防、高铁、海工、新能源、核电、石油石化、工程机械等重点领域创新研发钢铁产品,拥有国际领先产品11个、国际先进产品35个、国内领先产品18个、国家重点新产品5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46个。

  在军民融合领域,南钢实现多项突破,是国内仅有的两家军工四证齐全的钢铁企业,实现了陆、海、空军系列装备用钢全覆盖,成为国防装备用钢战略供应基地。南钢产品成功应用于可燃冰开采平台“蓝鲸一号”、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华龙一号”、我国第一座免涂装耐候铁路桥———拉林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等多项大国重器项目工程。

  高强钢

  南钢高强钢优势产品有Q960、Q1100 、Q1300、NM550、NM600等,钢种全系列化,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4毫米极薄规格产品的批量供货。其产品应用于徐工集团生产的4000吨履带吊、1600吨汽车起重机;应用于三一重工生产的66米水泥泵车等,打破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

  桥梁钢

  南钢桥梁钢优势产品有Q345qNH、Q420qNH等,实现规格全覆盖,向国内第一座免涂装耐候桥供货,向沪通大桥、平潭大桥、南京长江五桥、南京长江大桥维修工程、南京大胜关大桥等重点工程,以及美国旧金山新海湾大桥供货。

  新能源用钢

  南钢新能源用钢优势产品有N980CF、A738GrB、S355ML、S355NL等,其中100千克级高强水电钢打破了国外垄断,供货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华龙一号”、国内巨型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长龙山水电站等。

  轨道交通用钢

  南钢轨道交通用钢优势产品有38Si7、ED-102、S35G2W等。其中,高速铁路弹条用钢38Si7应用国内高铁线路总业绩第一,占总市场份额超25%;高铁刹车盘用钢ED-102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对刹车盘用钢的市场垄断;高铁转向架用钢S35G2W填补国内空白。

  复合板及特殊合金钢

  南钢先后参与国家863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等课题,宽幅、特厚等极限规格复合板及特殊合金钢产品具备独特优势。此外,南钢还成功开发双相不锈钢、耐热耐蚀合金、殷瓦合金、超级不锈钢、钛板和钛卷、船用不锈钢复合板等产品,成功应用于梅汕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

  特殊用途钢

  南钢是仅有的两家军工四证齐全钢铁企业之一。其特殊用途钢广泛用于大型船舰、防护装备等,引领产品标准升级;南钢率先生产宽薄板(8毫米×3600毫米×9000毫米),应用于水下设备项目。

  南钢“JIT+C2M”新模式 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典范

  南钢基于智能制造的“JIT(Just In Time准时制生产方式)+C2M(Customer-to-Maker用户对制造端)”新模式(即个性化定制配送平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配送服务,打造独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上下游产业链间的融合发展,示范引领钢铁业个性化定制模式。其中,制造端秉承工匠精神,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2Link技术,与用户直接触达与交互,使客户参与到产品、服务的设计和制造过程,通过规模化、精益化、柔性化制造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南钢“JIT+C2M”服务平台的创新实践,先后获得全国“工业企业质量标杆”称号,被工信部《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年~2020年)》列为个性化、柔性化产品定制新模式,和华为一起作为全国仅有的两家企业代表在工信部全国两化融合总结会议上做经验推广,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在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中被认定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典型,入选工业互联网架构白皮书和全国钢铁行业2017年度十件大事,并列入“互联网+”中央预算投资计划。

  南钢新产业 新材料+能源环保+智能制造

  南钢以“一体三元五驱动”的战略体系为引领,构建钢铁业与新产业“双主业”的全新发展格局,在做精做强钢铁主业的同时,持续提升新产业的全球广度、产业深度、技术高度、发展速度,打造钢铁业和新产业“双主业”相互赋能的复合产业链生态系统。

  新材料产业板块

  南钢收购德国科勒,并与天工国际、日本冶金、南京敬邺达等多个行业知名企业开展合作。2017年11月20日,南钢科勒项目落地南京。其市场定位为中高端车型的一级供应商,以新能源车为量产产品切入点,以新能源车的创新型产品切入传统车企,以创新型的碳纤维材料总成部件切入新能源和传统车企;中长期目标是成为轻量化综合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如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

  能源环保产业板块

  南钢成为水务、能源、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气体废物和拥有环境监测检验技术的环保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中,在水环境平台方面,南钢收购、参股柏林水务、思普锐、天创环境、恒通环境、中荷环保等,覆盖原水、供水、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等水务各个环节,并实施了从技术到工程、从提标改造到水体修复的全产业链布局。

  转自2018-03-16 中国冶金报 冶金传媒